姓氏乐王〔 樂王 〕
拼音yuè wáng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无
乐王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乐王鲋,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晋国大夫乐王鲋,字叔鱼,甚受晋平公的宠信,为晋平公二宠臣之一,另一是程郑。在史籍《古文观止》中记载:“栾盈出奔楚。宣子杀羊舌虎,囚叔向。人谓叔向曰:‘子罹于罪,其为不知智乎?’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乐王鲋见叔向曰:‘吾为子请。’叔向弗应,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室老闻之曰:‘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许;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何也?’叔向曰:‘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夫子,觉者也。’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驲而见宣子,曰:‘《诗》曰: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书》曰:圣有谟勋,明征定保。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鲧殛而禹兴;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管蔡为戮,周王右王。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子为善,谁敢不勉,多杀何为?’宣子悦,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周简王十四年(公元前558年),晋国一代明主晋悼公姬周英年而逝。周简王十五年(公元前557年),年轻的晋平公姬彪即位,晋国国君逐渐丧失了保持君主权威、驾御各个家族、维护国内稳定的能力,从此各个家族在内斗中的自由度和胆量越来越大,执政大臣甚至可以运用国家机器、利用霸主的权威来进行家族斗争。周简王十六年(晋平公二年,公元前556年),晋国执政大臣正卿栾黡去世。周简王十七年(晋平公四年,公元前554年),接手执政的忠公正派的正卿荀偃亦去世,多年来对栾氏恨之入骨、早想除之而后快的的范氏集团开始执政,开始对栾黡之子、晋大夫栾盈下手。不久,栾盈因范宣子(士丐,一作士匄)的驱逐而出逃到楚国。范宣子乘机杀死了栾盈的主要同党羊舌虎,并囚禁了羊舌虎的兄弟羊舌伯华(羊舌赤)、羊舌叔向(羊舌肸)、羊舌叔鱼(羊舌鲋)等人。有人问羊舌叔向:“您罹患此难,是你不够聪明吧?”羊舌叔向说:“这个与死及逃亡比如何?
《诗经》中说:‘君子优哉游哉于乱世,聊以过完岁月。’这才是智啊。”乐王鲋平素甚为仰慕羊舌赤、羊舌肹兄弟的贤名,意欲结纳而无机会。当听说二人被囚,特意赶到朝门,遇上羊舌肹,劝慰他说:“你们不要怕,我去见主公,一定要请求主公宽恕你们。”羊舌肹没有理会乐王鲋,乐王鲋不由面生惭色。当乐王鲋离开时,他也不拜谢。羊舌肹的家人都埋怨羊舌肹有此好机会而不理睬。羊舌肹却说:“能求免我的,必须得祁奚大夫。”管家听了这话就说:“乐王鲋很得国君喜欢,他在国君那里说的话,没有不被采纳的。他要请求赦免您,您却不理睬;祁奚大夫却无法请求国君赦免您,您却说必得由他。为什么?”羊舌肹说:“乐王鲋只是一个阿谀奉承、只会顺从国君的人,怎么能办到救人的事?祁奚(祁黄羊)先后推荐仇人解狐和儿子祁午,留下“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美誉,难道他惟独会忘记掉而不救我吗?《诗经》说:‘有正直的德行,四周的国家都顺应它。’祁奚先生才是真正有觉悟而且正直的人啊!”乐王鲋回宫后,晋平公向乐王鲋询问羊舌肹的罪责。乐王鲋愤愤地回答说:“叔向根本就不舍弃他的亲人,这说明他与他的弟弟有同谋之罪。”其时,祁奚早已经告老回家了。但一听到羊舌肹被囚这事,就赶紧乘坐驿站的快马车来见范宣子,对范宣子说:“《诗经》里说:‘给予我的恩惠无边的人,子子孙孙都保护他。’
《书》说:‘圣贤有谋略功勋,就要明确表示一定保护他。’有叔向这样的人,我们在谋略方面很少有错误,又有高明良好的训导而不知疲倦,国家才能稳固啊。这样的人,应该宽宥他十代子孙的罪,用此来劝勉有才能的人。如今因为其弟这一点不是,而舍弃叔向这个人,因此舍弃了国家社稷的依赖,不是太糊涂了吗?鲧被杀而禹兴盛;伊尹流放大甲然后又任他为国相,最终他没有怨恨;管叔、蔡叔被杀,周公却辅佐成王成就大业,兄弟的罪责互相不牵扯。如此,怎么能因为羊舌虎而舍弃羊舌肹那样的社稷重臣呢?您如果做多善事,谁敢不努力为善呢,多杀人干什么啊?”范宣子心听了以后心悦诚服,赶紧和祁奚共乘一辆车,奔进宫来对晋平公说情,免除了羊舌肹及其他家人的罪责。祁奚做完这件事后,没有见羊舌肹就直接回家了。而羊舌肹也没有去向祁奚拜谢,简单收拾一下就上朝办公去了。
此后,羊舌伯华、羊舌叔向、羊舌叔鱼鼎盛于晋平公一朝(公元前557~531年)。在乐王鲋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乐王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王氏、乐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乐王姓起源二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初期夜郎国乐王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该支乐王氏即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望谟县乐旺镇。据史籍《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这一记载和司马迁其他有关夜郎的记述,被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是有关黔西南地区夜郎国年代最早、可信度最强的关键性历史证据。在史籍《史记》和前汉书》、《后汉书》中,均载了楚国大将熊庄在攻克了夜郎国并远至今云南境内“以兵威定属楚”之后,“欲旧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这便是《史记·秦本纪》中所载的“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这里所说的“楚黔中”,郡治就在今湖南省沅陵县,与新晃同属于今怀化市。之后,夜郎国向贵州大山深处迁搬,因黔西南地区崇山峻岭叠嶂,楚国放弃继续攻击,夜郎国得以在黔西南地区继续发展。自此后至公元前百年的近二百年间,由于西南“夷地”相对地为中原王朝所无暇顾及(庄能以其众王滇便是明证),夜郎部族随着其自身的壮大及与一些小部族联盟,活动的范围便愈来愈广。但所至之处或停留不久或留下一部分又分头继续迁徙,并非有目的地扩大疆土,因而现在也很难划定它的活动范围,以致今日除了湖南与贵州外,还有云南、四川、广西都有县市称是夜郎故地。
乐王邑,即为夜郎国当年重要的镇邑之一,今称金州。其地之民在“夜郎自大”之后归属大汉王朝,其民仿汉制,有以地为姓氏者,称乐王氏,后多改为单姓王氏,亦多为苗族同胞。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复姓了。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夜郎国:亦称牂牁郡。周朝时期属越地,春秋时期属牂牁国,战国时期属夜郎国。秦朝时期设立郡县制、归象郡领属,秦末又属夜郎国。西汉时期分属牂牁郡和夜郎国所辖。三国时期分属牂牁郡和兴古郡。两晋时期分属夜郎郡和西平郡,隶属于宁州。南北朝时期,肖梁时属于爨蛮,又称“乌蛮”,南朝陈至隋朝时期,属于东爨。唐朝初期,分别属于黔中道、剑南道及牂牁国。唐朝中、晚期,分别属于于矢部及罗甸国。宋朝中晚期分别属于自杞国及罗甸国。元朝时期,属于云南行省。明朝时期,属于贵州安顺军民府。清朝时期,属贵州行省。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兴仁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初设立贵州省兴仁专署。1956年4月13日设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71年1月1日,盘县改为特区,归六盘水市。1982年5月1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太原堂:以望立堂。
牂牁堂:以望立堂。
一、乐王(樂王)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春秋)晋大夫乐王鲋之后也。汉有郎中乐王茂。”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则称:“《广韵》王字注谓‘乐王’为复姓,误。下文襄二十三年《传》称其名为‘王鲋’,昭元年《传》又称名‘乐桓子’,则其氏乐可知。”
二、乐王(樂王)
乐王姓起源:春秋时晋大夫乐王鲋之后,见《姓氏英贤传》。
乐王姓名人:
乐王茂,汉时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