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硕姓

博硕姓

姓氏博硕〔 博碩 〕

拼音bó shuò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

博硕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018年
2014年2013年
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
1982年明朝
元朝宋朝
北宋
博硕姓头像

博硕姓 起源

蒙古族、满族博硕氏,在清朝晚期至民国初期多冠汉姓为王氏博氏图氏达氏玉氏鲍氏包氏宝氏奇氏罗氏波氏等。

博硕姓 分布

博硕氏是蒙古族、满族共有姓氏,今仍在称呼使用,亦多汉化为王氏、博氏、图氏、达氏、玉氏、鲍氏、包氏、宝氏、奇氏、罗氏、波氏等,分别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云中、雍州、辽东为郡望。

博硕姓 郡望

云中郡: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一带地区。“托克托”原来系蒙古族人名,意为“传宗接代”。云中郡在战国时期为赵国之地,《史记·赵世家》重记载:“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秦朝时期置云中郡,统阴山以南,今自山西之怀仁、左云、右玉以北、绥远绥远首各县、蒙古鄂尔多斯左乙、喀尔喀右翼、四子部落各旗,皆其地。汉朝时期分云中郡之东北部置定襄郡,西南部仍为云中郡,治云中县(今内蒙古托克托),亦即赵国故城。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废黜了云中郡。唐朝事情置云州,后又改回称云中郡,旋复为云州。宋朝时期为云中府,辽国时期改为大同府,即今山西大同县治。《清一统志》重记载的古云中,在阴山之南、黄河自西来折南流之处,即今归化城以西托克托城地,汉时云中郡治云中县,定襄郡治成乐县,两地东西相距止八十里,初不相混也,后汉始以成乐定襄等县属云中,及后魏初都盛乐,号云中,于是定襄有云中之名,至隋以云中置定襄郡大利县,而云中有定襄之名,然相去不远,犹近故地,自唐以马邑郡云内之恒安镇置云州云中郡及云中县,又于忻州置定襄郡定襄县,于是云中定襄之名,移于古雁门太原二郡,去故地始远,今谓大同为云中,又太原府有定襄县,皆唐朝以后所名云中郡。民国元年(丁丑,公元1912年)设县。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位于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麓、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至2000年,托克托县辖三个镇、八个乡。

鄂尔多斯:传说,大禹在建立国家后,把国家分为九洲,此时的鄂尔多斯为雍州所辖,而鄂尔多斯的西南部则属渠搜国所管。成汤灭夏桀之后,夏因君主的儿子獯鬻带着眷属逃到渠搜避难,从此之后,鄂尔多斯的西南部被獯鬻所统。商王朝建立后,鄂尔多斯西南部被划为鬼分。商王朝灭亡之后,狺狁民族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威胁着西周的安全,周宣王于元~六年年(公元前827~822年),分别派大将南仲、尹吉甫两次进攻狺狁,并命令南仲在萨拉乌素河、榆溪河沿线要地筑城设防,历史上被称为朔方城,在今鄂尔多斯东北部置榆中。公元前五世纪末,今鄂尔多斯东部的准格尔旗一带为魏国行政辖区,名上郡。周昱王(周显王)四十一年(癸巳,公元前328年),魏国被秦国战败,上郡割让于秦国。此后,秦国杀掉义渠王,在鄂尔多斯西南部的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及其相邻地区设置了北地郡,其余地域为楼烦等游牧部落的聚居区。周赧王九年(乙卯,公元前306年),赵国打败林胡、楼烦,在鄂尔多斯东北部一带设置云中郡、九原郡。战国后期,鄂尔多斯东部地区一直为秦国所有。秦始皇赢政元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鄂尔多斯设立郡、县。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一带属北地郡,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东部一带属云中郡,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北部一带属九原郡,乌审旗、鄂托克前旗、伊金霍洛旗南部一带属北地郡,四郡下辖三十四个县。此时的鄂尔多斯地区有两个历史称谓,即“新秦中”、“河南地”。西汉元朔二年(甲寅,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在今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北部地区设五原郡,郡下设河阴、曼柏、高兴三县;杭锦旗一带设朔方郡,郡下设临戎、沃野、临河、广牧、朔方、呼遒、渠搜等县;准格尔旗北部地区设云中郡,郡下设沙南县;在今准格尔旗东部及东胜区、伊金霍洛旗相关地区设西河郡,郡下设谷罗、富昌、美稷、增山、虎猛、大成六个县;在今乌审旗一带设上郡,郡下设奢延、白土、高望三个县。东汉建光元年(辛酉,公元12l年),汉安帝为了管理投降汉朝的匈奴人,在鄂尔多斯地区设立五个属国,即上郡、西河郡、五原郡、朔方郡、云中郡。新朝始建国二年(庚午,公元10年)王莽篡权后,为控制今鄂尔多斯地区,将朔方郡改为渠搜郡,五原郡改为获降郡,云中郡改为受降郡,西河郡改为归新郡。鉴于国家财政困难,汉光武帝决定减少一些地方行政机构,于东汉建武十一年(乙未,公元35年)和建武二十年(甲辰,公元44年)先后撤销朔方郡、五原郡,将今鄂尔多斯地区归并州( 今太原市)领有。(公元47年),匈奴萸踺日逐王比归附东汉,比自立为呼和邪单于,据有今准格尔旗纳林一带。东汉建武二十六年(庚戌,公元50年),东汉又将今鄂尔多斯地区分隶于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河西郡、上郡。朔方郡辖有今鄂尔多斯杭锦旗南部、鄂托克前旗一带,下辖朔方县、广牧县、大成县;五原郡辖有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北部一带,下辖河阴县、曼柏县;云中郡辖有今准格尔旗东北部地区;下辖沙南县;河西郡辖有今东胜市、伊金霍洛旗和准格尔旗西南部一带,下辖美稷县、平定县;上郡辖有今伊金霍洛旗南部和乌审旗一带,下辖榆林县、奢延县。后梁贞明二年(辽神册元年,丙子,公元916年),辽国在今准格尔旗、达拉持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东部地区设振武军,废弃胜州;后唐天成四年(己丑,公元929年),在今达拉特旗、准格尔 旗北部置西南面招讨司(治天德军),下辖富民县、振武县;在今达 拉持旗西南部、东胜区东部置河清军;在今准格尔旗南部及东胜市东部一带设全肃州;在今达拉待旗、准格尔旗东部设东胜州,下辖榆林县、河滨县;在今达拉待旗、准格尔旗北部设云内州,下辖柔服县、宁人县。五代十国时期,鄂尔多斯分别被党项羌人、灵武节度使(亦称朔方节度使或灵盐节度使)、振武节度使占领,并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北宋建隆元年(庚申,公元960年),宋太祖在今鄂尔多斯东部地区设麟州新秦郡,下辖新秦县;在今鄂尔多斯南部地区设夏州、宥州,在西南部设盐州。元朝灭亡之前,鄂尔多斯地区被元朝太傅、中书左丞相、河南王扩部帖木尔所占有。至明朝初期,扩部帖木尔被赶出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属明王朝派员管辖。但不久,故元势力和蒙古各部相继进入鄂尔多斯地区。在一个多世纪里,明王朝多次派军进攻。但始终未能如愿。后明朗在鄂尔多斯南部修筑长城,加设边关,将鄂尔多斯让给了蒙古军,并将阿拉坦汗加封为顺义王,两家关系才得以缓合,明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明朝在今鄂尔多斯南部设察罕脑儿卫,在东胜北部设东胜卫。清朝顺治六年(己丑,公元1649年),清朝将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落分为六个旗: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方位在河套内正中近东,扎萨克驻敖西喜峰;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现准格尔旗),方位在河套内东南,扎萨克驻扎拉谷;鄂尔多斯左翼后旗(现达拉特旗),方位在河套内东北,扎萨克驻巴尔哈逊湖;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现鄂托克旗),方位在河套内正西近南,扎萨克驻锡拉布里多诺尔;鄂尔多斯右翼前旗(现乌审旗),方位在河套内西南,扎萨克驻巴哈诺尔;鄂尔多斯右翼后旗(现杭锦旗),方位在河套内西北,扎萨克驻鄂尔吉虎诺尔河;后增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未旗(原扎萨克旗)。方位在河套内中西部,扎萨克驻忽鸡图希里。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公元1907年)清朝在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东部被开垦的地区设东胜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鄂尔多斯于1950年普遍组建了行政政权,各旗县下辖区、乡、行政村(牧区称达尔古)、自然村(牧区称小 达尔古)。1953年7月,鄂尔多斯将基层政权的行政村人民政府改为乡人民政府。1956年,全市六十九个区撤销三十七个,新建二十六个苏木。1958年10月,将当时的五十个乡、二十三个苏木、五个乡级镇改为人民公社,其时伊盟(今鄂尔多斯)共下辖七旗、一县、七十八个人民公社、四百四十四个生产大队(其中有一百个牧业大队)、两千一百七十三个生产队(其中有四百六十八个牧业生产队)。1984年,伊盟(今鄂尔多斯)将人民公社改为乡、苏木,大队改为村、嘎查。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博硕姓 堂号

云中堂:以望立堂,亦称托克托堂。

雍州堂:以望立堂,亦称鄂尔多斯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博硕姓 姓氏源流

一、博硕(博碩)bó shuò

清代蒙古族姓氏。散处鄂尔多斯、喀喇沁等地方,为蒙古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二、博硕(博碩)

博硕姓起源:清蒙古八旗姓。凡四派,出鄂尔多斯、喀喇沁、科尔沁、土墨特(亦作土默特)等地。

变化:清正黄旗满洲主事索伦之妻为博什氏,〔博什〕似即博硕之异译。

博硕姓 相关姓氏

博尉博坡博囉博吉博史博施博特博索博罗 (博羅)博洛哥博第斯博耶特博尔津 (博爾津)博罗特 (博羅特)博罗柰 (博羅柰)博尔济 (博爾濟)博尔衮 (博爾袞)博希特博都哩博提斯博罗忒 (博羅忒)博尔图 (博爾圖)博和尔 (博和爾)博古特博嘎尔 (博嘎爾)博多特博尔克 (博爾克)博和哩博和罗 (博和羅)博伦岱 (博倫岱)博丝臣 (博絲臣)博卓克博斯赫哩博古罗特 (博古羅特)博灵果尔 (博靈果爾)博尔济锦 (博尔濟錦)博勒特尔 (博勒特爾)博勒卓克博勒克勒博凌果特博尔吉孙 (博爾吉孫)博尔齐特 (博爾齊特)博尔诺特 (博爾諾特)博和罗克 (博和羅克)博尔苏特 (博爾蘇特)博尔吉津 (博爾吉津)博尔济斯 (博爾濟斯)博尔和罗 (博爾和羅)博尔吉克 (博爾吉克)博尔济克 (博爾濟克)博尔奇济斯 (博爾奇濟斯)博尔济吉特 (博爾濟吉特)博尔济呼尔 (博爾濟呼爾)博尔扎赫尔 (博爾扎赫爾)博拉克齐特 (博拉克齊特)